对于“产能过剩和盈利困境是国有大型钢企的问题,民企面临的形势没有那么严峻”的说法,陈子琦并不赞同。“7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能够证明全行业的过剩。国有钢企的人员多、成本高、负担重,而民营钢企在税收、环保和人力成本等方面的压力相对较低,因此,经营的感受方面出现了一些差异,但这只是量的差异而非质的差别,民营钢企实际上同样出现了盈利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被动局面。”陈子琦说。
在很难左右外部环境的前提下,我国锅炉配件厂家行业应该在内部寻求突破,更加注意调整结构,将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调整,并进一步改善技术经济指标、降本增效。
近期政府出台的政策刺激多集中在铁路和基础建设方面,对建筑锅炉配件厂家需求拉动较大;而板材的下游行业将迎来季节性需求萎缩,后期钢厂订单情况堪忧,因此建材的表现将强于板材。这么一想,钢厂调价分化,才是真正理性回归市场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