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炉排市场走势,相对比较喜人,线螺、热轧等主要钢种出现反弹行情,尽管业内对于市场走势出现较大分歧,炉排价格涨跌互现情况较为明显,但全面下行的恐慌暂时隐藏了起来。但昨日公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据却难尽人意,官方PMI和汇丰中国PMI指数一致继续下跌,显示制造业仍显疲软,反应国内经济走势疲软难改;炉排下游需求、特别是板材市场需求依然将继续收缩,七月份炉排或仍将在低位区域震荡徘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创4个月新低;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8.2,创九个月新低。官方数据与汇丰终值难得双双下降,一致反映了制造业仍处于疲软复苏阶段。我们详细分析下官方6月制造业PMI中的各项分项指数。
从企业角度来看,中、小型企业PMI指数低于50%,分别为49.8%和48.9%,明显低于大型企业(50.4%)。这反映了内需和外需疲弱,实体经济低迷,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仍在恶化。从汇丰PMI终值创九个月新低也可以反映中小企业实体经济仍处低迷。
分项指数来看,进口、积压订单、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主要指标普遍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
其中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可见制造业企业订单情况并不乐观,新订单指数慢于生产指数表明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存在。
据了解,六月份汽车市场订单指数环比回落,其中合资品牌订单环比下降6.0%,自主品牌订单环比下降3.0%,可见6月份汽车业处于疲软态势中,汽车用钢需求自然也减弱了。家电业来看,自从家电下乡政策退出市场之后,一直未有新的刺激政策出台接替,而政策退出后副作用尽显,造成产能过剩等,产销也纷纷下降,家电用钢需求也极度难能大规模释放。另外,造船企业订单荒依旧,造船厂的生存可谓每况愈下,造船用钢需求也在逐步减弱。
之前宝钢对七月份板材调价大幅下调100~200元,随后各大主流钢厂均对七月份炉排出厂价格下调为主,主导钢厂降价最贴近市场,由此也可以反映出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行业传统淡季来临,钢厂面临订单压力对后市仍表谨慎。
面对这种局势,中央在宏观政策仍未有大的刺激政策救市,从近期中央高层的表态来看,为了实现转型目标,中国愿意承受经济放缓的代价,且在整体上放弃宽松货币政策强刺激的做法。由此可见,中国将从过去政府主导经济转向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而这期间仍将经历一轮痛苦的蜕变,市场经济以及整个产业链或将承受脱胎换骨之痛。
当前中国经济外需和内需都不振,预示着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低迷徘徊之后,下半年经济前景仍不乐观。对于钢铁行业来讲,时至7月,全国仍处于高温酷暑季节,制造业的再度疲软,使得终端需求仍难出现明显改善,而与此对应的钢厂粗钢产量仍保持高位产出,供需矛盾压力下,七月炉排或仍将在低位震荡格局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