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炉箅子的造型工艺方案并完成造型操作。零件名称:铸铁炉箅子;零件材料:HT250;轮廓尺寸:生产性质:单件或批量生产。
炉箅子
1. 铸铁炉箅子造型工艺方案的确定
造型工艺方案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铸件质量的高低,而且对节约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简化工艺过程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 铸件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铸铁炉箅子是锅炉的配件。从图纸上看,铸铁炉箅子形状简单。材料虽是 HT250,但属厚实体零件,故应注意防止缩孔、气孔的产生。从其结构看,铸铁炉箅子是一个连续的平面,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形,须制作活块并注意活块位置准确。
(2) 造型方法。整模;取活块、两箱造型。
(3) 铸型种类。因铸件较小,宜采用面砂、背砂兼用的湿型。
(4) 分型面的确定。从座底分型;座底面为上型,使整个型腔处于下型。这样分型也便于安放浇冒口。
(5) 浇冒口位置的确定。该铸件材质为HT250,体积收缩较小,但该铸件属厚实体零件,所以仍要注意缩孔缺陷的发生。因此内浇道引入的位置和方向很重要。根据铸件结构特点,应采用定向凝固原则,内浇道应从座底一侧的两端引入。采用顶注压边缝隙浇口,既可减小浇口与铸件的接触热节,又可避开中间厚实部分(图样上的几何热节)的过热,并可缩短凝固时间,有利于得到合格铸件。另外,由于压边浇口补缩效果好,故该铸件不需设置补缩冒口。为防止气孔产生,可在顶部中间偏边的位置,设置一个f8~10mm的出气冒口。浇冒口位置、形状、大小见铸造工艺图。
2. 铸铁炉箅子造型工艺过程
(1) 安放好模样,砂箱舂下型。先填入适量面砂和背砂进行第一次舂实。舂实后,挖砂并准确地安放好两个活块,再填入少量面砂舂实活块周围,然后填砂舂实。
(2) 刮去下箱多余的型砂并翻箱。
(3) 挖去下分型面上阻碍起模的型砂,修整分型面,撒分型砂。
(4) 放置好上砂箱(要有定位装置),按工艺要求的位置安放好直浇口和冒口。
(5) 舂上型。填入适量的面砂、背砂,固定好浇冒口并舂几下加固,然后先轻后重地舂好上型。
(6) 刮平上箱多余的型砂,起出直浇口和冒口,扎出通气孔。
(7) 开箱。
(8) 起模。注意应先松模并取出模样、活块。
(9) 按工艺要求开出横浇道和内浇道。
(10) 修型。修理型腔及浇口和冒口。
(11) 合型。
3. 铸铁炉箅子浇注过程
将电炉熔炼出来的铁水倒入炉箅子的型腔内,直到看到浇口有铁水为止,浇注过程中不易过快,以免型腔内积气。
4.扒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