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钢协会员单位炉排日均产量171.17万吨,环比下降2.97%,预估全国日均产量210.68万吨,环比下降1%。
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0月PMI为51.4%,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尽管该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上升通道,但专家表示,仍要警惕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以及小企业景气度持续下滑的现象。
对10月PMI贡献最大的无疑是生产指数,它以1.5个百分点的回升幅度创下自去年以来的最高值,由于在PMI构成中占25%的份额,因此它的回升直接推动了整体数据的走高。另一个反映生产现状的采购量指数10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这两个指数的走势直接反映企业生产速度加快,预期增强。
弱复苏的格局中钢企普遍加强了生产流程和集中采购的管理,在收入下滑的情况下使得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前3 季度毛利率同比上升1.76 个百分点,3季度环比上升0.16 个百分点。即便在费用率小幅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带动行业ROE 同比由负转正开始逐步恢复。
炉排行业低库存的优势已经逐步消失,旺季需求乏力而产量上升使得行业目前的库存压力再次出现。需求缺乏内生性增长动力的本质决定了行业在转型期出现明显超额收益的概率开始降低。
2009年3月27日至目前为止,螺纹钢期货指数与钢之家(中国)炉排基准价格指数(SHCNSI)的相关系数为0.9274,其中2009年度至2013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1、0.7686、0.9292、0.9758和0.9077,2013年的相关系数较上二年有所下降,并且今年9月份的相关系数为0.9572、10月份则下降到0.7886,虽然仍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但10月份的相关系数的有所下降,则表示了整个炉排价格走势与线螺现货价格及期螺价格走势的关系正发生微妙的变化,具体体现在扁平材走势与线螺等长材类炉排价格变化的差异性的扩大。长材与扁平材的相关系数,9月份为0.9795,而10月份下降至0.9216,炉排与长材的相关系数,9月份为09948,而10月份下降至0.9507.以线螺为代表的长材类在整个炉排价格走势中的影响力已有所下降。